盖世汽车新能源,盖世汽车新闻

个人学习 37 2024-05-30 05:00:44

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

于是在这种环境下,插电混动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其兼顾燃油车的补能便捷和电车的使用成本优势,能够轻松应对多种出行场景,重点是售价比传统燃油车还便宜,而且还免交购置税。

五一还未开始,车市的新一轮价格战已经“硝烟弥漫”。数据显示,从4月初至今已经有近40个汽车品牌官宣优惠、补贴、降价。最近几天,随着五一假期临近,车企的降价幅度更有了明显提升。4月21日,特斯拉中国全系突然降价,降幅均在4万元。

进入8月份以来,不少车企纷纷加入降价大军,价格战似乎又要开打。那么,先当个“等等党”到旺季再入手,可行吗?近期都有谁在降价?在过去,汽车厂商降价,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销量不佳的时候,二是新车上市、旧车清仓的时候。

不得不说,新年刚刚开始,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已硝烟弥漫。 △调价之后的焕新版Model 3及Model Y在国内市场迎来史上最低价 理想今年恐面临不小考验 理想汽车在1月份降价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毕竟理想汽车在2023年是表现最好的新势力车企。

奇瑞等车企纷纷推出补贴购车活动,甚至传统 豪华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等也都 卷入,如奔驰部分车型降价高达12万元,一汽 奥迪A6L(图片|配置|询价)降价9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经有至少40个汽车 品牌加入了这一轮的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 万元。

连续两年,二手燃油车经历“倒春寒”。2023年3月,随着东风雪铁龙C6一夜之间降价9万,不少燃油车企加入价格战,甚至让一些车型新车、二手车价格出现倒挂。而在此之前,国内汽柴油价格因为涨价一直处于高位,导致燃油车车主直呼开不起车、要换电车,二手燃油车生意开启艰难模式。

盖世汽车新能源,盖世汽车新闻 第1张

【盖世周报】大陆建新厂;丰田对斯巴鲁投资比例增至20%

1、日前,斯巴鲁本社发布消息称,斯巴鲁主要股东和第一大外部股东丰田汽车达成协议,丰田汽车对斯巴鲁的出资比例由18%增加至20%。据悉,此次丰田汽车增加对斯巴鲁的投资,并获得更高比例的决议权,是双方早在2019年9月27日就已达成的协议,该协议于2020年2月6日起正式生效。

2、近日,斯巴鲁发布消息称,丰田汽车对斯巴鲁的持股比例由18%增加至20%。据悉,此次增股后,斯巴鲁将转变成为丰田汽车旗下一家股权子公司,其盈亏业绩将纳入丰田汽车此后披露的财报中。早前,丰田汽车作为斯巴鲁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达到18%。丰田与斯巴鲁展开合作,追溯于2005年。

3、据斯巴鲁本社日前发布消息,斯巴鲁主要股东和第一大外部股东丰田汽车达成协议,丰田汽车对斯巴鲁的持股比例由18%增加至20%。此后,斯巴鲁转变成为丰田汽车旗下一家股权子公司,斯巴鲁公司的盈亏业绩将纳入丰田汽车此后披露的财报中。其实,丰田与斯巴鲁的股权合作已有多年时间。

4、Toyota将其Subaru持股比例自18%提升至20%,双方确信此举将为彼此带来更密切且长远的合作关系。

5、易车讯 斯巴鲁官网表示,根据2019年9月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合作协议,截止2021年1月15日,丰田汽车耗资约700亿日元,已完成对斯巴鲁的收购,持股比例增至20%。据悉,本次收购涉及8937万股,股票总价值约700亿日元,均通过外场交易进行,收购期限为2020年11月27日至2021年1月15日。

6、斯巴鲁本社日前发布消息,斯巴鲁主要股东和第一大外部股东丰田汽车达成协议,丰田汽车对斯巴鲁的持股比例由18%增加至20%。此后,斯巴鲁转变成为丰田汽车旗下一家股权子公司,斯巴鲁公司的盈亏业绩将纳入丰田汽车此后披露的财报中。

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影响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的规划方针终于正式露面了。实际上,11个月前,《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就已经发布,业界对于政策的大致方向都已经有所知悉。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提高至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30%,并且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将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这份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文/《汽车人》卢山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一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比于上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这8年时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趋势、竞争格局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问界,华为生态汽车概念的试金石

这就来到了问界的主战场。当其他车企计划下场造手机、智能手表时,问界因有华为智能终端生态圈赋能,早已形成汽车、手机、手表、家居等互联。作为华为入局车圈的桥梁,问界打响了华为生态汽车概念的第一枪。从问界系列快速增长的销量来看,华为模式能经受住市场验证,是行得通的。

同时,或是基于公司内部发展方向的不明朗,今年年初曾似乎真要走入正轨的“华为问界”品牌也受到了极速叫停,销量吃瘪叠加品牌发展维度的不明朗,都让华为造车这件事,蒙上了不少的污渍灰尘。而“华为造车”这件事的核心转折点,莫过于新问界M7的上市。

相较如今国内新势力仍处在亏损状态的一众品牌,较迟入场,甚至月度交付量一度不达千台的问界汽车,在华为的深度赋能下,已经实现后发制人、率先盈利的成功。

而外界对问界的另一个争议是华为与赛力斯之间似乎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此前“AITO问界”品牌曾改为“HUAWEI问界”,彼时余承东表示问界将成为华为生态汽车品牌。但随后任正非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并明令“华为/HUAWEI”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HUAWEI问界”不了了之。

上一篇:西湖新能源汽车,西湖新能源纯电动巴士
下一篇:天气预报上海浦东新区,天气预报上海浦东新区临港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